收藏此页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010-62670932

天沐律师事务所

首页 > 首页业务领域文章 > 知识产权 > 【特别关注】2016年文化产业数据分析:新业态“一马当先”,中西部“加速跑”

【特别关注】2016年文化产业数据分析:新业态“一马当先”,中西部“加速跑”


2月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数据。为此,光明日报特刊发了三篇分析文章,《东北文化产业如何摆脱“负增长”》《文化服务业何以实现两位数增长》《中西部文化产业增速缘何“领跑”》,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和态势,“文化产业新视界”特整理集合,以飨读者。

文化服务业何以实现两位数增长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数据,5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3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保持增长,文化服务业快速增长。其中,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的3个行业分别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5752亿元、增长30.3%,文化艺术服务业312亿元、增长22.8%,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1242亿元、增长19.3%。
 

新业态“一马当先”

            中国互联网用户走进了“付费买欢乐”的新时代,2016年中国视频网站的付费用户接近8000万个,视频付费市场规模超100亿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从文化消费的终端、到文化产品的生产;从消费者对网络的依赖,到文化产业的大数据分析,都被互联网深深地改变着。

  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产生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维度。这样的发展态势,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撑,2016年文化产业十大行业中,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速度最快,营业收入5752亿元、增长30.3% 。

  “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快速发展的势头刚刚开始,还会有新的腾飞。”中国移动咪咕文化公司战略发展总监任超认为,要保持这种“一马当先”的发展势头,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在新的发展中要注重“以用户为核心”,一方面侧重信息的开发和分发,让内容呈现精品化和垂直化,特别要注意信息内容从“图文化”向“视频化”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侧重信息的渠道建设,立足已经形成的“多屏”市场氛围,加强内容资源的整合和衍生品开发。                     

新模式“点石成金”

  “宋城演艺2016年净利润已经是太阳马戏团的2~3倍。”宋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巧灵透露,2016年宋城演艺盈利约8.5亿元至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5%~55%。从杭州起步,宋城演艺又先后在三亚、丽江和九寨沟三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形成复制,放大了“千古情”IP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2016年9月文化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意见》,针对歌舞娱乐和游戏游艺等传统文化娱乐行业经营模式陈旧、产品类型单一、消费人群狭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特别提出鼓励娱乐场所丰富经营业态,发展连锁经营,并给予相应的扶持;还鼓励企业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文化娱乐产品,推动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传统的文化艺术市场,引入新模式、新机制,既提供了多彩的文化产品,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创造收入,迸发市场活力。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的演出市场也持续升温,市场规模再次扩大,票房收入达17.1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逾一成。演唱会、音乐会、马戏、相声等演出收入增长迅速,增幅都在10%以上。而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在文化艺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更“破纪录”到312亿元、增长达22.8%。

 

新消费“一举两得”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必然讲求精神生活的质量,中国人对生活品质的新要求,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在文化方面的新消费,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又能够带动就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方面发挥作用,可为“一举两得”。

  2016年,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营业收入1242亿元、增长19.3%。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标准,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包括景区游览服务、娱乐休闲服务、摄影扩印服务三大类。具体说来,娱乐休闲服务中又包括:歌舞厅娱乐活动、电子游艺厅娱乐活动、网吧活动、其他室内娱乐活动、游乐园等。这一个个增长的数字,记录了中国人的幸福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力,比如话剧、演唱会、音乐会等演出类型中,年轻观众的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戏剧类和音乐类的年轻观众最多,2016年共超过700万人次,占总演出人次的66.9%。 


 

 

中西部文化产业缘何“跑赢”东部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数据,5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3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从增长速度看,中西部地区“跑赢”了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增长12.5%、中部地区增长9.4%,均高于东部地区7.0%的增速。从中能读出哪些信息?
 

中西部文化产业“加速跑“

            从增速看,去年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一直在“领跑”: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增长数据”看,一季度,中部地区增长12.7%、西部地区增长10.6%,均高于东部地区7.9%的增速;三季度,中部地区增长9.8%、西部地区增长10.2%,继续高于东部地区6.5%的增速。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划分,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

          中西部地区虽然经济不如东部发达,但有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青山绿水的自然风貌、保存完好的乡村古镇,这些都在今天成为“资源”,都要重新审视和发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许立勇博士指出,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市场潜力巨大等特点,易于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并催生新型产业,再加上中西部地区这些年高铁、高速公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提升,有利于让那些“养在深闺”的资源得以开发。

        “特别是这几年中西部地区转变观念很快。”许立勇发现,中西部不是“等、靠、要”,而是主动作为,力争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以强大的进取心和开拓创新的智慧,要把“资源”变成“财富”,用文化产业创造新的美好生活,这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动力。

文化激发精准扶贫新动力

           经济虽然不如东部,但文化产业方面可以“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湖南和云南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5%,成为支柱性产业,给中西部地区良好的示范效益,各省区都争先恐后地发展文化产业,推出文化强省或强区的实施方案。

       “贵州省全力推进‘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总纲。”贵州省副省长何力介绍,贵州把蜡染、刺绣、竹编、织锦、银饰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及多彩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成特色文化产业,用文化激发精准扶贫新动力,正在探索民族文化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子。

       就连西藏也在文化产业方面发力,不仅成立了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还通过“文化+金融”的具体政策,联合多家在西藏注册的银行,切实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最近两三年,文化产业发展超过全国平均增速,正助推西藏经济新发展。

      中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很活跃,一方面既用好国家政策,比如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一带一路”发展政策,努力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带等具体项目的建设;另一方面,还努力向东部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吸收、消化、再创新,走出自己的发展新路。比如,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的国有文化企业,作为骨干文化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此外,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中西部具有后发优势,甚至可以和东部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谁打开思路,谁就有新的发展空间,例如,偏居西部的新华文轩却成为全国唯一在A股和H股同时上市的文化企业,既熟悉资本市场的规则,又能借助资本布局新发展。

文化产业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

           尽管中西部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快,但在经济体量和经济实力上,东部地区仍占有绝对优势,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从数字上看,东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766亿元,占全国74.4%,中部为13641亿元,占17.0%;西部为5963亿元,占7.4%。

        “东部从发展理念到发展路径,从体制改革到商业模式创新,都在引导全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齐勇峰研究员指出,东部仍具有中西部地区羡慕的“系统优势”和发展环境:东部政府部门服务意识强,为文化产业提供宽松的环境;民营经济发展充分,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土壤;金融和科技实力雄厚,为文化产业提供智力支持;高校多、人才密集,为文化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军”;制造业条件优越,“文化+”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此外,一些东部文化企业具有国际视野,主动参与全球竞争,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凤凰传统集团等大型文化集团是立足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行重组并购和市场布局,国际竞争力增强,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和中国精神,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东北文化产业如何摆脱“负增长”

 
从增长速度看,而唯一的“负增长”来自东北地区,降幅为13.0%。有关专家表示,东北文化产业的“负增长”受东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东北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应该加快发展,不仅文化产业自身要尽快扭转“负增长”,还要在东北经济转型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提供新动能,为振兴东北作出新贡献。
 

“白雪”变“白银”

         东北文化产业在全国的体量较小,2016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只占全国的1.2%,近年来东北传统的出版、演出、影视产业受互联网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冲击”,总体运行情况欠佳。国研智库张诗雨博士认为:“东北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寻求新的突破口,激发活力。”

  一直以来,寒冷的气候让东北人有了“猫冬”的习惯。但天冷经济不能冷,经过这些年的培育,东北旅游开始发力,大力开发冰雪资源,实现“淡季不淡”的局面,努力让“冰天雪地变金山银山”。“北上赏雪,南下避寒”也成为2017年春节旅游的两大热点,从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到亚布力滑雪场,从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到万达长白山旅游度假区,都十分火爆。

  虽然有了这些成果,但东北的冰雪文化旅游才开始破题,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对标世界级的冰雪文化开发更有不少文章可做。张诗雨指出:“冬季冰雪旅游是个系统工程,首先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其次要有可以参与体验的产品和配套服务,最后还要树立品牌,对消费者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创意开发,强调差异化、特色化,避免重复建设。比如瑞士的达沃斯论坛,让一个小镇云集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带火了阿尔卑斯的冰雪旅游。此外,日本札幌冰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也都是国际知名的冰雪品牌,经过几十年的培育,成为火热的冬季旅游目的地。

“青山”变“金山”

  冬季冰雪旅游是东北的特色,但毕竟只有一季,如何能持续地拉动经济,如何能让资源为其所用?黑龙江省旅游委副主任侯伟的答案是:东北要打造四季皆宜、冬夏两旺的旅游品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发展夏季生态避暑休闲旅游,实现从“一季游”向“四季游”转变。

  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是东北的优势资源,现在更是“稀缺资源”,也要变成“金山银山”。侯伟希望,应进一步加强对东北生态资源的梳理和创意策划,充分开发创新产品,创造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的复合型体验,延长消费时间,拉长消费链条,扩大单位产出和单季产出,向二次消费、综合消费、充分消费要效益。

  近日出台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东北是天赐的“大粮仓”,“苞谷地里黄,稻花岸上香,小麦抽新穗,大豆茎秆壮,春播秋收丰登粮”,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大好条件。去年9月,农业部专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定下7000亿元营收目标,全国各地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东北也应尽快搭上休闲农业发展的快车,通过创意和产品设计,充分开发利用东北的农村资源,促进东北经济结构的升级。

“冷资源”变“热产业”

  去年,一位东北文化产业园区的副总经理南下深圳发展,他的理由是“东北的业务和事业一直停顿,不能再浪费时间和机会,只得离开家人去南方发展”,言语中满是不舍和无奈。

  人才对发展文化产业十分重要,而东北文化产业的发展瓶颈是高端人才的流失和匮乏。专家建议,东北的“二人转”、小品等特色表演艺术带给观众许多欢乐,除了要注重表演设施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让新人、新作不断涌现;长春电影制片厂在改制后,还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激励机制,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数字创意已被纳入“十三五”战略新兴产业,沈阳的工业自动化生产底子厚、基础实,要打开思路,插上“数字创意”的翅膀,迎来新的变革发展。

  东北的白山黑水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虽然现阶段开发层次较低,人气不旺,但是发展潜力巨大,可以形成活力十足、热气腾腾的产业优势。

  国家旅游局规划,今后五年工业旅游将会进入一个黄金发展的历史阶段,直接旅游收入总量能够超过2000亿元,有望带动超过600万人次的新增就业。而东北的工业文化资源丰富,抚顺西露天矿、大庆油田等曾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可借此机会,策划一批有吸引力的老工业基地特色旅游,还可以借鉴国外老牌工业基地转型的做法,形成新的特色小镇,既能留住东北地区几十年来工业发展的成果,也能激活新的产业。

(来源:光明日报)